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質性研究
Qualitative Research 
開課學期
106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美儀 
課號
SW7045 
課程識別碼
330 M11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本課程於社會社工系館104教室上課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3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62SW7045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質性研究強調對於研究問題的深入探討,是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常被使用的研究方法。為了促進同學對於質性研究之認識並累積實際運用的經驗,本課程設計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同學認識質性研究。質性研究並非單一種研究方法,而是多數不同研究方法的統稱,為讓同學們能夠熟係特定質性研究方法的操作,本課程以主題分析(Thematic analysis)、紮根理論(Grounded theory)和論述分析(Discourse analysis)為主要的學習取向,學習適合回答的研究問題,選取樣本,資料收集與資料分析等實際操作技術。本課程將訓練學生熟悉質性研究的不同取向與該取向之研究設計,做為同學日後撰寫碩、博士論文的研究方法之基礎。 

課程目標
1.介紹質性研究及其歷史發展脈絡
2.認識質性研究之多元典範、方法論與研究策略
3.探討主題分析、論述和扎根理論分析理論概念、方法及其運用
4.熟悉質性研究各種資料收集策略及其運用
5.發展對多元社會議題與邊緣/弱勢人口族群之關懷
6.瞭解如何詮釋文本與撰寫質性研究報告
7.關注質性研究過程之研究倫理  
課程要求
課程開始前完成當週指定閱讀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面談時間為每週下課後,或透過email另約面談時間 
指定閱讀
鈕文英 (2017) 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(二版)。台北:雙葉書廊。
 
參考書目
1.王增勇、梁莉芳、許甘霖、唐文慧、徐畢卿、陳伯偉、陳志軒(譯)(2012)為弱勢者畫權
力地圖:建制民族誌入門。台北:群學出版社。 Campbell, M. & F. Gregor (2004).
Mapping social relations: A primer in doing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.
Walnut Creek: Alta Mira Press.
2. 潘淑滿(2003)質性研究:理論與應用。台北:心理。 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參與  
15% 
同學需在上課前完成指定閱讀,並將其應用於課堂的分組討論中。此外,每週課程開始前24小時,請針對當週指定閱讀至Ceiba討論區簡要分享閱讀心得並提出至少一個問題。如對上週課程有疑問,亦可在Ceiba討論區提出。 
2. 
作業一:研究問題 
5% 
請提出研究問題與背景。報告頁數以1-3頁為主,A4為限,字型12,雙間行距。截止日期:3/20 (週二) 11:59pm。 
3. 
作業二: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 
15% 
請從課堂介紹之三種質性研究方法中擇一,並延續作業一之研究問題,進行文獻回顧,並詳細說明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行之方式。報告頁數以5-10頁為主,A4為限,字型12,雙間行距。截止日期:4/30 (週一) 11:59pm。 
4. 
作業三:逐字稿謄寫 
15% 
請至少繳交一至三份完整的逐字稿。截止日期:5/22 (週二) 11:59pm。 
5. 
作業四:完整之研究報告 
30% 
請延續作業一至三,接續完成研究分析,提供研究發現,並針對研究發現提出討論與建議。一份完整之研究報告應包含:研究問題、文獻回顧、研究方法、研究分析、研究發現、討論與結論。報告頁數以不超過25頁為主(不包含文獻、逐字稿),A4為限,字型12,雙間行距。截止日期:6/28 (週三) 11:59pm。 
6. 
課堂口頭報告 
20% 
本學期共有兩次課堂口頭報告。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藉由報告過程獲得同儕的回饋與建議,並期待藉此協助同學們釐清所遇到的研究問題。 – 口頭報告一 (10分):研究題目、研究背景、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報告。 – 口頭報告二 (10分):期末研究報告。 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8  假日,停課 
第2週
3/07  課程介紹與質性研究經驗分享
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 第一章。
2. 黃秋霞 (2016) 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;5:9。
參考閱讀:
1. Erickan, K. & Roth, W. M. (2009). What good is polarizing research in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? Education Researcher, 35, 14-23。 
第3週
3/14  質性研究發展脈絡與典範及質性研究題目之擬訂

說明:本週將探討質性研究之發展與典範,並討論如何擬定質性研究題目。
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 第二章、第十六章。
2. 潘慧玲(2003)。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。教育研究資訊, 11:1,115-143。
3. Carter SM, Little M. Justifying knowledge, justifying method, taking action: Epistemologies, methodologies, and method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. Qual Health Res.2007;17(10):1316-28.
4. Sandelowski M, Barroso J. Classifying the findings in qualitative studies. Qual Health Res 2003;13(7):905-923.

參考閱讀:
1. 藍佩嘉 (2005) 一個質性研究的誕生。
2. Meyer, M. (2014). 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bout poverty in America? Social Service Review, 88, 728-744.
3. Leherer, J. (2010). The truth wears off: Is ther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? New Yorker, December 13.(線上連結:https://www.newyorker.com/magazine/2010/12/13/the-truth-wears-off) 
第4週
3/21  質性研究文章評估

說明:本週將討論何謂「好」的質性研究。此外,請準備於課堂上分享研究題目。
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 第七章。
2.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 (CASP)-Qualitative Research Checklist
3. Amis, J.M. & Silk, M.L. (2008).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quality in qualitative organizational research.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, 11, 456-480.
4. Tong, A., Sainsbury, P. & Craig, J. (2007). Consolidated criteria for repor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(COREQ): a 32-item checklist for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, 19, 349–357.
5. Greenhalgh, T. & Taylor, R. (1997). How to read a paper: Papers that go beyond the numbers (qualitative research). British Medical Journal, 315, 740-743.
參考閱讀:
1. Mardones, D.F.J. (2013). Crying a thesis. Qualitative Inquiry, published online first, June 18,2013.
2. Sandelowski M. Writing a good read: Strategies for re-presenting qualitative data. Res Nurs Health. 1998;21(4):375-82. 
第5週
3/28  質性研究方法論與運用:主題分析

說明: 本週將介紹質性研究方法之一的主題分析法(Thematic analysis)。

指定閱讀:
1. Anderson, R. (2007). 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 (TCA). Descriptive presentation of qualitative data.
2. Fereday, J., & Muir-Cochrane, E. (2006). Demonstrating rigor using thematic analysis: A hybrid approach of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coding and theme development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. Qualitative Methods, 5(1).
3. 潘淑滿、楊榮宗 (2013) 跨國境後之主體形成:婚姻移民單親母親的在地與跨 境協商。

參考閱讀:
1. Vaismoradi, M., Turunen, H., & Bondas, T. (2013). Content analysis descriptive study. Nursing & health sciences, 15(3), 398-405.

高淑清 (2004)。父母親職經驗之現象詮釋:以家有青春期子女為例之初探。應用心理研究,24,117-146。

 
第6週
4/04  假期(停課) 
第7週
4/11  質性研究方法論與運用:紮根理論

說明:本週將介紹紮根理論 (Grounded theory),並討論紮根理論須具備之條件。
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。第十二章。
2. 藍佩嘉,2012,〈質性個案研究: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〉,收於瞿海源等編,《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(二):質性研究法》,頁 61-91。東華書局。
3. Starks H, Trinidad SB. Choose your method: A comparison of phenomenology,discourse analysis, and grounded theory. Qual Health Res. 2007;17(10):1372-80.
4. Gerring, J. (2004). What is a case study and what is it good for?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, 98, 341-354.
5. Docherty, S., Sandelowski, M. & Preisser, J. S. (2006). Three months in the symptom life of a teenage girl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cancer. Research in Nursing and Health, 29, 294-310.
參考閱讀:
1. 戴世玫 (2016) 臺灣婚姻暴力圖像:從父權家族系統受暴網的觀點出發。
 
第8週
4/18  質性研究方法論與運用:論述分析

質性研究方法論與運用:論述分析

說明: 本週將介紹論述分析(Discourse analysis),並進一步討論批判論述分析 (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)。
指定閱讀:
1. 王雅玄,2005,〈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:方法論的重建〉。《教育 研究 集刊》51(2),67-97。
2. 王雅玄、餘佳儒,2007,〈社會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:以南一版國小五年級 下 學期教材內容之政治意識型態為例〉,《國立編譯館館刊》,35(4),39- 50。
3. 杜娟娟 (2010)。名人婚暴案電子報報導之分析-婚暴迷思? 防治教育? 臺大社 會工作學刊,21:55-113。
4. 王增勇 (2004)。透視專家權力:以台北市居家服務為場域的行動研究。應用心 理研究, 23:51-77。
參考閱讀:
1. Eliott J, Olver I. The discursive properties of “hope”: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ancer patients’ speech. Qual Health Res. 2002;12(2):173-93.
2. Wilkinson S, Kitzinger C. Thinking differently about thinking positive: A discursive approach to cancer patients' talk. Soc Sci Med. 2000;50(6):797-811.
3. Valencia-Garcia D, Starks H, Strick L, Simoni JM. After the fall from grace: Negotiation of new identities among HIV-positive women in Peru. Cult Health Sex. 2008;10(7):739-52.
4. 倪炎元,2011,〈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:Teun A. van Dijk 與 Norman Fairclough 的比較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1(2),83-97。
5. 倪炎元,2013,〈從語言中搜尋意識形態:van Dijk 的分析策略及其在傳播研 究 上的定位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114,41-78。
6. 倪炎元,2012,〈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:以 Norman Fairclough 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〉,《新聞學研究》,110,1-42。 
第9週
4/25  資料收集策略與訪談方法

說明:本週將討論質性研究資料蒐集方法及其運用方式。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。第五章。 
第10週
5/02  研究倫理與口頭報告 1

說明:本週課程將討論常見的研究倫理爭議,並反思研究者角色與權力。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。第三章。
2. Lempert, L. B. (2007). Cross-race, cross-culture, cross-national, cross-class, but same-gender: Musings on research in South Africa. National Women’s Studies Association Journal, 19, 79-103.
3. Ochieng, B. M. N. (2010). “You know what I mean:” The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dilemmas and challenges for Black researchers interviewing Black families.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, 20, 1725 – 1735. 
第11週
5/09  質性研究嚴謹度與反身性
說明:本週將討論反身性在質性研究過程中的重要性,以及質性研究之嚴謹度。
指定閱讀:
1. 第七章:以自傳式民族誌作為反身性探究:研究扮演自我監督的角色。於陳秋 山、王玉馨譯(2008)社工質性研究。台北:華都。Ian Shaw & Nick Gould (2001)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. London: Sage.
2. 潘淑滿 (2003)。第五章。
3. Reinharz, S. (2011).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4. In Observing the observer: Understanding ourselves in field research. 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4. Berger, R. (2013). Now I see it, now I don’t: Researchers position and reflexiv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. Qualitative Research, 0(0), 1-16. DOI 10.1177/14686794112468475 
第12週
5/16  資料分析與編碼(1)

說明:本週將討論初步資料分析與編碼步驟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 第六章。
 
第13週
5/23  資料分析與編碼(2)-質性資料分析之軟體介紹
說明:本週課程將介紹 Dedoose 質性資料分析軟體
指定閱讀:
1. Dedoose Video Tutorial 1: Qualitative & Mixed Methods Research using Dedoose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uvUnP6JZq0
延伸閱讀:
1. Dedoose Video Tutorial 2: Code Setup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LyQgUrCxg8

2. Dedoose Video Tutorial 3: Descriptor Setup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PPrR0MwnEg

3. Dedoose Video Tutorial 4: Document Set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IwATUUcOk8 
第14週
5/30  資料分析與編碼(3)-質性研究分析之資料詮釋與呈現

說明:本週課程將討論研究發現呈現方式。
指定閱讀:待定 
第15週
6/06  建制民族誌 (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)
說明:本週將討論建制民族誌及其在社會工作研究的運用。
指定閱讀:
1. 王增勇、梁莉芳、許甘霖、唐文慧、徐畢卿、陳伯偉、陳志軒(譯)(2012) 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:建制民族誌入門。導論、第一章。 
第16週
6/13  質性研究文章撰寫 & 口頭報告 2-完整研究報告

說明:本週課程將討論如何撰寫質性研究文章。此外,本週也將進行期末口頭報告。

指定閱讀:
1. 鈕文英 (2017)。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。
2. 潘淑滿、楊榮宗、林津如 (2012)。巢起巢落-女同志親密暴力、T 婆角色扮演與求助行為。 
第17週
6/20  口頭報告 2-完整研究報告 
第18週
6/27  繳交期末作業